365wm完美体育优秀的国内体育场馆运营公司有哪些?是一家有全国独立场馆运营能力的体育公司,在浙江、山西、四川、重庆、陕西还成立了子公司,主要负责当地一些冰场、雪场或冰雪乐园的运营管理。
冰雪场馆有自己的独特性,但在运营和营销上与其他大型体育场馆的框架也很相似,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给我,或者添加评论,我会尽自己所能给你一些意见。
以上是定位国内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几大运营商,在国内很多城市有战略拓展趋势的,有自己的运营特点的!
之前做过一些奥体中心的弱电系统,用的一个是北京易思普还有一个是点拓。易思普更全面一点,点拓游泳馆更专业一点
本人非体育相关专业,对体育行业的认识都是在这几年的工作中积累起来。因此,我在体育场馆运营行业经历较少,见识较浅,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有错漏,还请见谅,也欢迎大家补充、讨论。
结论:国内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1%,但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体育场地与设施管理细分市场在体育产业整体规模中并不突出,仅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8.4%。
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在2022年12月30日发布《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31175亿元,增加值为12245亿元。2021年国内体育产业增加值约占当年GDP的1.07%。而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占GDP比重约为3.5%,要成为支柱产业至少要到4%。
从内部构成看,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为8576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0.0%。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增加值为3433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0%。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增加值为236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
从上图可以看到,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行业的增加值只占体育产业总增加值的8.4%,在整个产业中占比并不突出。而我曾任职的公司则是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行业中的一员,我们一般称自己为体育场馆运营单位或运营商。关于体育场馆运营的企业在后面会有更详细的描述。
结论:体育场地产权多在体制内,体现了国内体育发展的公益属性,由政府主导体育场地供给的特点。球类运动场地中,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篮球、乒乓球、羽毛球。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于2023年3月23日发布了2022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数据显示全国体育场地422.68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7.02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2平方米。
从机构类型来看,事业单位所属体育场地面积15.21亿平方米,占比41.08%;村委会所属体育场地面积7.71亿平方米,占比20.83%;居委会所属体育场地面积4.49亿平方米,占比12.13%;机关所属体育场地面积1.46亿平方米,占比3.94%。若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和村委会也纳入国家治理体制内,体制所属体育场地面积占比超70%。
从运动项目角度看,全国田径场地19.74万个。其中,设有4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3.94万个,占19.96%;其他田径场地15.80万个,占80.04%。
全国游泳场地3.60万个。其中,室外游泳池1.95万个,占54.17%;室内游泳馆1.58万个,占43.89%;天然游泳场698个,占1.94%。
全国球类运动场地262.66万个。其中,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场地133.99万个,占51.01%;乒乓球和羽毛球场地118.14万个,占44.98%;其他球类运动场地10.53万个,占4.01%。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想要了解某地区体育场馆信息,我们可以从当地的体育局官网查询场馆信息,内容的有效性视当地数据化管理水平而定。
更进一步的,我们可以在体育局官网查找具体某一个场馆的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方案公告,该公告大致包含场馆名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场地类型与数量、免费低收费时段及场地价格、产权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运营单位等信息。
如果只是想简单了解某地的大型体育场馆有哪些,则可以从上网进入体育场馆数据服务平台浏览相关信息。
体育场馆作为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可以带动相关的配套设施随之建设,如体育场馆举办的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活动能有效带动人口聚集,将带来土地价格的增值,为建设城市新的聚集区提供资金来源。而源源不断的人流也将刺激场馆周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商业服务业发展,给城市带来新的增长点。
体育场馆是体育事业产业发展的空间,赛事、全民健身、青少年培训,甚至大型文化演艺活动,都需要体育场馆作为活动载体。
早期出于节约建设成本和带动城市新区开发等目的,新建体育场(馆)倾向于选址在土地价格较低的城市边缘区域,且各场馆在运营中均将其功能定位于体育中心,内部缺乏复合化功能设计,其主要功能是为大型体育赛事和竞技运动队服务,而非城市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中心或市民休闲活动中心,与城市生活、产业发展脱节。同时,我国大多数场馆服务供给仍停留在场地开放的初级阶段,周边缺乏商业用地配套,非赛时难以将人流导入场馆,较少场馆预留充足用地为二次改建、扩建作准备,配套规划欠缺直接影响场馆人气和后续发展能力。
随着体育场馆建设的发展及国内对体育场馆运营规律的认识深化,国内提出了建设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它是以体育场馆设施为载体,以文化生活和体育休闲为核心,包含了文体活动、休闲娱乐、集中商业、主题餐饮、健康居住、特色酒店等城市功能的集成空间,核心功能是体育服务,配套功能是商业、休闲娱乐及居住,延伸功能是文化、科技及旅游。
目前国内比较符合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定义的分别是北京华熙LIVE·五棵松、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在后面,我将对这三个国内体育场馆标杆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体育场馆除了朝着提升规模,综合业态,辐射全城这一形态发展外,目前我还看到社区文体综合体在较为发达的城市逐渐涌现。它是城市特定范围内的群体,共同的多功能活动中心,其规模较一般的“一场两馆”大型体育场馆小,核心功能是文化与体育服务,配套功能是商业、休闲娱乐,延伸功能是科技与旅游,有的还会设置社区服务功能,如政务窗口、党群服务中心等。
该中心建筑面积7.88万㎡,工程造价10亿元,建有体育馆、游泳馆、羽毛球馆、健身房、乒乓球馆、图书馆、展览馆、多功能厅等配套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文体和生活服务。
项目建筑面积约3.98万㎡,配套有图书馆、游泳馆、篮球场、羽毛球馆、健身房、屋顶网球场、黑匣子剧场、舞蹈培训室、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健康中心、空中体育花园等。
该文体中心总建筑面积达3.69万㎡,是集550座室内剧场、图书馆、篮球馆、文化艺术馆和老年人活动中心为一体的多功能文体场馆,并在地下设立珠海市人防公共安全教育馆。
该项目位于永隆路仓华路口,是永丰街道重点实事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项目内设功能与布局秉承“以人为本”原则,意在创造功能丰富实用、环境亲切宜人的文体活动场所。项目内设体育场、游泳馆、篮球/羽毛球场馆、乒乓/桌球室、图书阅览室、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小型电影院、可容纳550人的多功能厅社区教室、儿童活动室等功能设施,并设置机动车停车位409个。
以下三个项目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场馆项目,其地理位置无比优越,三者都是将赛事演艺活动与商业结合得非常好号的案例。它们背后的产权单位及运营公司也是业内同行在追赶学习的对象,国内单馆营收破亿的场馆非常少,除了北京华熙LIVE·五棵松未公布过营收数据,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都是营收远超1亿元的场馆。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2023年部门预算表显示其总收入约为1.88亿元,其中预算拨款为9492.4万元。因天河体育中心由广州体育局下设机构运营管理,非市场化运营模式,所以本文不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华熙LIVE·五棵松由凯迪拉克中心(原五棵松体育馆)、M空间、HI-PARK篮球公园、华熙LIVE冰上中心、华熙LIVE中心及配套商业设施组成,其产权归属华熙集团,运营策略为“体育IP+商业”,从最初的孤岛式体育馆布局到综合性商业区的转变,让这个项目成为国内体育场馆运营的标杆。项目于2021年10月被评为“北京市旅游休闲街区”和全国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公式名单。
网络上并无该项目相关的营收数据,但从体育馆能获得大企业的冠名赞助可以窥见冠名企业对体育馆人流的信心(2011年,五棵松体育馆与万事达卡签订冠名协议,是全国首个获得冠名赞助的奥运场馆;2017年,其又与上汽通用凯迪拉克签名冠名合同)。
华熙LIVE·五棵松占地28公顷,原是北京奥运会篮球、棒球项目的比赛和训练场馆。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能容纳18000人的五棵松体育馆斥资上亿元,按照世界演唱会场馆标准进行了改造,成为既适合举办大型体育比赛、又适合举办演唱会等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场馆。2022年,五棵松体育馆作为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场馆之一,共举行了29场比赛,包括女子冰球23场和男子冰球6场,五棵松体育馆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奥场馆。
五棵松体育馆周边还有几个配套的小型专业体育场馆 M 空间和 HI-PARK 篮球公园,会承办很多比赛以及对外租赁,利用率很高。据华熙方面公布的官方数据,华熙LIVE·五棵松每年共举办活动 500 多场,覆盖人群 500 万,大量演唱会和高水准的体育比赛的举办让这里成为北京著名的人群聚集地。
丰富的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华熙LIVE·五棵松配套的商业汇聚了超过198个时尚特色品牌,60多家品牌首店和旗舰店,全球各地、口味各异的餐饮、各类文化体验、众多酒吧及运动品牌旗舰店聚集于此,形成了时尚特色的“沉浸式”互动体验商业。
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以下简称“梅奔中心”)原为世博演艺中心,2010年2月12日更名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文化中心,2011年,“梅赛德斯-奔驰” 正式冠名, 演变为“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梅奔中心由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明珠”)与美国体育场馆运营企业AEG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管理,东方明珠持股比例51%。
梅奔中心不仅是国际化的娱乐演艺场馆,更是一个多功能的娱乐综合体,包含一个主场馆,一个小型现场演出场地及商业区域。主场馆至多可容纳18,000名观众,拥有82个VIP包厢,贵宾室,均配备先进的演出设施,可承办国内外较大规模的室内表演活动及体育赛事。作为承接小型现场演出的场地,音乐俱乐部同时可容纳800名观众,适合举办小型演唱会、儿童剧、新闻发布会、拳击赛及其他特别活动。在2020年疫情前,场馆(包括主场馆及音乐俱乐部)平均每年举办超过100场重量级演出活动,每年接待观众超过100万。一些国际歌手、乐队也会选择梅奔中心举办演唱会,如滚石乐队、泰勒·斯威夫特。
作为上海首批推荐“一江一河潮玩地”,文化中心还拥有超过20,000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其中汇集了各式各样的互动体验类项目,如攀岩、舞蹈教室、射箭、水疗及DIY烘焙店等,上海很受欢迎的真冰溜冰场及电影院也一应俱全。餐饮方面,场馆拥有多个不同类型的餐厅及咖啡馆,提供从休闲轻食到饕餮美食的一系列选择。
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其年度报告并未列明梅奔中心的营收数据,但梅奔中心在其2022年年度报告中被列入其文化消费业务中的文化旅游业务。东方明珠文化旅游旅游业务2022年收入为4.65亿元,同比去年减少48.12%。
该业务拥有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东方绿舟等多个上海稀缺标志性文化旅游资源,收入来源于观光游览、浦江游览、酒店餐饮、会务会展、现场演艺、舞美制作、国际国内旅游、度假休闲、户外拓展等文化旅游业务,及沉浸式演出、场景式体验、线下赛事、专题节目录制等一系列线下创新项目。
与绝大部分演艺场所依靠国家出资建设,并给予运营补贴的传统模式不同,东方明珠在运营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盈利模式于2011年初引进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对文化中心进行冠名,六年总计冠名收入近6亿元,加上可口可乐、百威、轩尼诗、JBL、招商银行、中国联通、黑莓等国际、国内大公司作为创始合作伙伴,使赞助收入占据了半壁江山,改变了单一依靠场馆出租维持营运的传统运营模式。网上文章提到,梅奔中心80%的收入来自于赞助和包厢,租金约占10%。根据同行回忆,梅奔中心疫情前的营收约2亿元。
人们常常说“北有鸟巢,南有春茧”,其中的“春茧”就是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会场——深圳湾体育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作为因大运而生的新建场馆,采用了“政企合作”的创新型建设运营模式,即BOT(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是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将深圳湾体育中心整体交由华润集团投资、建设并运营,经营期满后移交给政府。据悉,华润集团先后投资20多亿元用于兴建“春茧”即深圳湾体育中心,在建成之后的50年由华润集团经营管理,经营期满后移交给政府。
整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达33.5万平方米,在国内属于非常大型的体育场馆项目,主要建筑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运动员接待服务中心、体育主题公园及商业运营设施(含酒店)。体育场作为足球预赛场,可容纳观众2万人,体育馆为乒乓球决赛场,可容纳观众1.3万人,游泳馆为游泳训练池,可容纳观众2千人。
与国内其他体育馆相比,深圳湾体育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观海”。透过体育中心东面的“海之门”,就能看到正前方的深圳湾,天气好的时候还能看到对面的香港,这是很少见的。纵观国际上,设在海边的海滨体育场有不少,但直接能看到海的却很少见。
媒体报道2011年深圳湾体育中心建成,运营不到一年即实现盈利,营收规模过亿,打破当时中国体育场馆普遍运营不利的局面。2013年,时任深圳湾体育中心总经理兰小军曾表示,“春茧”的主要收入来源基本构成来自场租、商户租金收入、大众健身收费这三大块,而这三部分收入的占比基本相似,30%多左右。“深圳九成以上的商业演出都会在这里举办。”兰小军还补充,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展会活动等收取场租费用。2014年-2015年,“春茧”成为并保持为国内同类型场馆收入第一的体育场馆。
2017年,深圳湾体育中心(含酒店)实现全年营业收入3.17亿元,经营利润8382万元,项目主营业务包括酒店经营、大众健身项目、演出及非演出活动场地服务、商业租赁及赛事服务五大板块。当年,“春茧”引进各类赛事以及文化演艺活动、早教培训等294场,年度人流量超600万人次。
因为体育场馆带有公益属性,体育场馆的运营,要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国家要求,公共体育场馆需要对社会公众实行免费低收费开放,这会占用场馆用于盈利的部分运营时间。在有着惠民要求的背景下,体育场馆的运营成本又居高不下,因此,体育场馆运营想要实现盈利是相当困难的。
以深圳大运中心为例,大运中心是政府为大运会而投资兴建的场馆,大运会结束之后,深圳大运中心曾由一家机构运营,当时其一年的运营费用达到了四五千万元,后来龙岗区政府代管了半年时间。2013年1月底,佳兆业集团通过参与政府公开招标,获取了大运中心的场馆管理运营权。尽管其运营权交给了佳兆业,但政府每年仍有不少补贴。政府部门每年对大运中心有3000万元的运营补贴,这部分费用主要指场馆正常运转所需费用,比如空调水电等等开支。双方合同约定,大运中心一年要举行72场大的活动。除了3000万元的运营补贴之外,每年还有2000万元的活动补贴。佳兆业接手运营两年后,基本达到了合同要求,但当时运营还在亏损。
2022年,龙岗区政府发布了大运中心重启ROT项目社会资本方采购公开招标公告。公告显示龙岗区的采购需求为:为提升大运中心运营品质,龙岗区政府将大运中心主场馆运营权和配套服务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权,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交由一家社会资本统筹实施。
最终该项目由华润集团旗下公司润欣商业投资(深圳)有限公司以57,239.00万元报价中标,项目回报机制为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可以通过提供体育相关服务以及经营配套服务设施获得收入;政府方在合作期前10年,每年向项目公司支付最高1500万元(上限,根据实际支付金额与运营期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可行性缺口补助。
这表明龙岗区政府对佳兆业集团的运营管理并不满意,当然也可能跟佳兆业集团地产业务暴雷有关。从集团综合竞争力来看,华润集团作为央企的实力以及它在深圳的地位,无疑是龙岗区更喜欢的合作对象。
同在深圳的深圳湾体育中心,与大运中心由政府投资兴建不同,深圳湾体育中心由华润集团投资。当时的华润深圳湾体育中心总经理兰小军介绍,场馆运营到第4年,一些维修费用大幅增长,比如空调节能改造一次就要300多万元。为了让场馆干净整洁,清洁、消杀都是外包的,一年光运营成本就有几千万元。
深圳湾体育中心是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后第一个实现盈利的场馆。目前场馆盈利主要是三方面,首先是演唱会,深圳市9成以上的演唱会都在深圳湾体育中心举行;另外是大众健身的门票收入,而第三块就是中心的四五十家益智、培训机构的租金收入。而这也是被一些市民质疑商业氛围浓厚的地方。对此兰小军解释,这些场所是在当初设计场馆时就设定的功能,他们并未改变目前的原有任何体育设施的功能365wm完美体育,而去做商业盈利。
关于体育场馆的盈利模式已有不少文章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对于这个问题,结合工作经历,个人看法,体育场馆的盈利模式就是“人流量+多种方式变现”,具体收入体现为全民健身(日常散客预订消费运动场地)、活动场租、体育培训、商业租金等。消费者来场馆运动,看演唱会,参加文化体育培训,也刺激了餐饮、购物,甚至住宿的需求,这就吸引了不同类型的商家承租场馆的商铺。高人流量还能提升场馆的广告价值,这一点上海梅奔文化中心的冠名费就很好地体现出来了,但目前国内场馆冠名权开发的例子并不多。
人流量的来源之一是被体育场馆的功能设施,如篮球场地、羽毛球场地等运动场地,吸引而来的运动爱好者。体育场馆的核心功能就是提供体育设施和服务,场馆周边的运动消费者是相对固定的客群,一般覆盖范围是3-5公里,如果场馆所在地交通便利,这个辐射范围还能扩大。但这个收入来源是有很明显的天花板的,因为场地数量有限,场地价格不能过高,营业时间有限,另外即使位置再好的场馆,工作日也总有闲时,因为运动消费主力很多都是打工人。
除了散客,场馆所在城市的企事业单位也会在体育场馆进行团建、职工运动会等企事业活动。这种活动就不是单纯地按照运动场地数量和时段进行计费,一般是每场几千到几万甚至更高。
除了企事业单位的运动会外,体育场馆还可以承接演唱会、音乐节等文艺演出活动,这种商业活动的场租比较高。发达地区的大型场馆的单场收费可以达到几十万。也会承办来自官方的体育赛事,不过这种赛事利润率不高,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很可能出现亏损。
体育场馆向市民提供运动场地,向企事业单位、文艺演出活动提供活动场地,本质上还是利用场地自带的资源禀赋,对体育场馆运营单位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
体育培训则是场馆运营单位利用场地优势和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开展的业务,但也有自营业务,比如游泳培训。
文章先写到这,过段时间我会写写业内比较知名的体育场馆运营企业,如国企华润文体、华体股份、中体竞赛,民企佳兆业文体、江西奥飞集团、福建官深集团等企业,也会简单介绍一下国际知名的体育场馆运营企业。